<samp id="2zc5l"></samp>

  • <b id="2zc5l"><small id="2zc5l"></small></b>
      <wbr id="2zc5l"><code id="2zc5l"><noscript id="2zc5l"></noscript></code></wbr>
      當前位置:網縱會展網 > 新聞中心 > 曝光臺 >

      國際珠寶展公然售假 琥珀竟是塑料的

      作者:劉雪云來源: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:2015-04-22關注 次 | 評論
        開欄的話:近年來,隨著大眾收藏熱情的高漲,各種藝術博覽會和展銷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。然而,這卻讓別有用心者打起了歪主意。以次充好或假冒偽劣的珠寶玉石、琥珀蜜蠟等在各大展銷會上屢禁不止,究其根源,在于行業協會的監管出現缺位,展會主辦方在招商時把關不嚴,一些“四處打游擊”的參展商缺乏職業道德所致。針對藝術展會中出現的這些亂象,從本期起,北京商報典藏周刊將開啟藝術展會系列調查,來剖析這一行業背后的那些事兒。
        藝術展會有多火
        藝術市場的整體發展趨勢仍不明朗,但大大小小的藝博會、展銷會卻是層出不窮。對于經營商戶而言,“守株待兔”式的經營模式已經很難維持生存,他們需要展會提供巨大人氣來實現集中銷售,這也更大程度地刺激了藝術展會市場的勃發。
        為了招商順利,幾乎所有的藝術展會都會以“國際”、“中國”等旗號來招商,展會名稱大同小異,相似難辨。雖然其中不乏好的藝術展會,但從展廳布置的水準到參展商的層次,不少都有“扯大旗作虎皮”之嫌,難道拉幾個東南亞的展商就算是國際化了?對此,很多參展商也是一肚子苦水。“招商門檻太低,參展商魚龍混雜。另外,主辦方在專業藏家和買家邀請方面力度不夠,進場的觀眾真的只是觀眾,出手購買的太少了。”
        在藝術展會的表面繁榮之下,參展商的銷售業績卻是一再縮水。首先,日益增加的展會造成消費者的嚴重分流;其次,展會盲目上馬,品質和層次難以保證,而且同質化現象突出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惡性循環出現的呢?
        中國珠寶鑒定師、潘家園舊貨市場總經理師俊超表示,“就北京來說,各大展覽館幾乎每天都有展銷會,看起來非?;鸨?。但展會多并不見得是好事,因為主辦方在招商時的審核以及展會期間的管理都很難跟上”。不少展會主辦方關注的只是場地費,對于品牌和專業的運作并不關心,即使壞了名聲,大不了換個名字重回市場。
        塑料也能冒充琥珀?
        很多藝術展會中都不乏渾水摸魚之徒,他們往往“忽悠”消費者購買那些以次充好甚至是假冒偽劣的商品。由于展會時間比較短,等消費者發現問題展商早已人去樓空,不僅給消費者造成了經濟損失,也擾亂了展會市場的經營環境。
        經營琥珀生意多年的宋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,4月10日-13日在老國展舉辦的2015中國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上,有一家參展商公然售賣以塑料冒充的琥珀。在北京商報記者實地走訪時發現,這家參展商掛有“臺灣玲瓏珠寶、臺灣鳳凰珠寶”的標識,展位位于展覽會1號廳的顯眼位置。據參展商介紹,“這是羅馬尼亞琥珀,每克大概100元左右,都有紐約寶石鑒定所出具的鑒定證書”。
        “市場造假大多是通過優化、烤色來假冒琥珀,比如琥珀粉末壓制或者柯巴樹脂,但這種純粹就是塑料,性質太惡劣了。”宋先生對此有些氣憤。
        師俊超也表達了相同見解,這些均為塑料制品。用琥珀粉末重融壓制的可以看到暗紅色的絲狀物或者密集的氣泡、流動性構造等,還有一定價值??掳蜆渲巯灪芟?,只是石化年份不夠,但價值遠遠低于琥珀,肉眼很難區分。但塑料假琥珀的顏色發死、發假,基本沒有什么價值,資深人士憑直覺就能辨別真偽。
        這些所謂的“琥珀”顏色鮮艷得實在不正常,而且查詢不到這一來自臺灣的“紐約寶石鑒定所”相關信息。在師俊超看來,“目前展會的假貨泛濫與主辦方的管理不當有關,有的主辦方只想把展會做大,但由于自身管理不足、人員配置出現嚴重短缺也為售賣假貨的商戶提供可乘之機”。
        規范經營有多遠
       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,距離這家“琥珀”展位不遠處就是鑒定柜臺,而且在1號廳門外還立著一塊寫有“現場假貨一律沒收,拼攤及轉讓展位一律取消參展資格”的大牌子,但顯然,這一溫馨提示成了擺設。
        對此,宋先生表示,“這就是做給消費者看的,主辦方不懂真假,也不管展商具體賣的是什么,他們只管招商收取攤位費”。除此之外,師俊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審批制度上存在漏洞。“目前不只是社會組織可以辦展會,甚至有的個人就可以辦展會,審批流程很容易,這反映出展會審批制度的不完善。”
        與這家“琥珀”展商交談得知,他們并沒有實體店面,只是通過頻繁參加各種展會來實現銷售。試想如果消費者購買了這類假冒貨品,維權的難度可想而知。師俊超表示,“雖然很多展會打出‘假一賠十’的幌子,但基本都能看到假貨,主辦方根本就沒有能力去鑒定。同時,消費者維權是很麻煩的,尤其是那些打游擊的商戶,維權難度更大”。
        對于藝術展會出現的問題,主要是缺乏行業標準和市場監管,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出現缺項。另一方面,消費者之所以頻頻上當,也有貪圖便宜的心理作祟。對此,師俊超給出了他的建議。首先,在展會上購買東西不要想著撿漏;其次,價格太便宜可能就存在貓膩。一定要貨比三家,當價格與平均市場價不符的時候,多半都是有問題的;再次,買時不要聽“故事”,也要謹防那些偽消費者。另外,買了珠寶玉石、琥珀蜜蠟這一類容易造假的東西后,一定要及時就近找專業鑒定機構去做復檢,賣家提供的證書未必可信。最后,盡量核實商家信息,一旦買到假貨,對挽回損失很有幫助。
        北京商報典藏周刊調查小組
      找展會信息,就上Vanzol.Com
      評論列表(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)
      也許您感興趣 更多
      二維碼
      反饋意見
      JIZZJIZZ_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无码无_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_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